微服务通信详解(图文全面总结)

微服务是大型架构核心,下面我重点详解微服务通信@mikechen

微服务通信

微服务通信,是指在分布式系统中,不同微服务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互与调用的过程。

微服务通信详解(图文全面总结)

在单体应用中,各模块直接通过函数调用即可通信;

而在微服务架构中,每个服务独立部署、独立进程运行,必须通过网络协议实现交互。

 

为什么需要微服务通信

微服务拆分的初衷,是为了:

独立开发部署:每个服务由独立团队负责;

微服务通信详解(图文全面总结)

按需扩展:订单高峰时单独扩容订单服务;

技术异构:不同服务可以使用不同语言或框架。

但这些好处的代价是:

原本的本地调用被拆成“跨网络调用”,必须通过通信机制来保证各服务之间能正常协作。

 

微服务通信实现

微服务通信的实现方式主要分为两类:同步通信(Sync Communication) 与 异步通信(Async Communication)

1. 同步通信实现

同步通信指调用方发起请求后,需要等待被调用方返回结果,才能继续执行。

常见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,如查询、下单、支付。

微服务通信详解(图文全面总结)

(2)常见实现方式

通信方式 协议 特点
REST API HTTP/JSON 最常见、通用性强
gRPC HTTP/2 + ProtoBuf 高性能、支持多语言
GraphQL HTTP 灵活查询、前后端协作友好

(3)典型架构图

用户服务 ──HTTP/gRPC──> 订单服务 ──HTTP/gRPC──> 库存服务
         <──响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<──响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(4)优缺点对比

优点 缺点
结构清晰,逻辑简单 调用链长,易雪崩
实时响应,结果确定 性能受网络影响
易于调试和追踪 服务耦合度高

(5)典型应用场景

下单、支付、查询等需要实时返回结果的接口;

微服务聚合层(API Gateway)调用。

2. 异步通信实现

异步通信是指调用方发送请求后不等待响应,由消息中间件(MQ)负责消息传递,消费者异步处理。

这种方式常用于“削峰填谷”、“解耦服务”、“异步任务”。

微服务通信详解(图文全面总结)

(2)常见实现方式

技术框架 协议 特点
RabbitMQ AMQP 可靠消息投递、确认机制完善
Kafka 自定义协议 高吞吐、适合日志与流式数据
RocketMQ 自定义协议 支持事务消息、顺序消息

(3)典型架构图

订单服务 ──> 消息队列 ──> 库存服务 ↑ └─> 通知服务

(4)优缺点对比

优点 缺点
服务解耦、提高系统弹性 消息丢失/重复需防护
可削峰填谷、提高稳定性 实时性弱
可实现异步并行处理 调试与追踪复杂

(5)典型应用场景

异步通知(短信、邮件、积分发放);

数据同步(下单后同步库存);

大流量削峰(抢购、支付高峰期)。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