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服务是大型架构的核心,下面我重点详解微服务部署方案@mikechen
微服务多实例部署
每个微服务运行在独立的进程、或虚拟机中,可以通过部署多个实例,来提升系统的高可用性与吞吐量。
部署方式最简单,常见于物理机/虚拟机集群环境。

优点:易于理解、迁移成本低,适合初期小规模系统。
缺点:弹性伸缩能力弱,资源利用率不高,环境依赖强。
适用场景:传统企业系统向微服务过渡的早期阶段。
微服务容器化部署
将每个微服务封装为一个 Docker 容器,运行在容器引擎(如 Docker Engine、Podman)之上。
特点:
容器镜像统一打包,保证开发、测试、生产环境一致性。
部署与升级方便,依赖容器编排工具实现批量管理。

优点:轻量、可移植、易扩展;CI/CD 友好,版本回滚方便。
缺点:需要额外学习容器技术,对运维体系有一定挑战。
适用场景:微服务进入快速迭代阶段,对交付效率要求高的团队。
微服务 Serverless 部署
定义:微服务以函数(Function)形式部署到 FaaS 平台(如 AWS Lambda、阿里云函数计算、Knative)。
特点:
按需运行,按调用计费,无需关心底层基础设施。
弹性极强,秒级伸缩。

优点:极致弹性,低成本(按需付费),免运维。
缺点:冷启动延迟、状态管理复杂、对底层平台高度依赖。
适用场景:事件驱动、流量波动大的应用(如秒杀、IoT、数据处理任务)。
微服务容器编排部署
通过 Kubernetes、Docker Swarm 等编排工具对容器化的微服务进行统一管理。
特点:
提供自动化调度、服务发现、负载均衡、弹性伸缩、滚动升级。
结合 CI/CD 流水线,实现端到端自动化交付。

优点:企业级解决方案,具备高可用、高弹性、跨环境一致性。
缺点:学习曲线陡峭,系统复杂度高,运维成本大。
适用场景:大规模微服务架构,要求高可用、自动化、跨云多环境的企业系统。
陈睿mikechen
10年+大厂架构经验,资深技术专家,就职于阿里巴巴、淘宝、百度等一线互联网大厂。
关注作者「mikechen」公众号,获取更多技术干货!
后台回复【架构】,即可获取《阿里架构师进阶专题全部合集》,后台回复【面试】即可获取《史上最全阿里Java面试题总结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