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布式是大型架构的核心,下面我重点详解分布式技术@mikechen
什么是分布式技术
分布式技术(Distributed Technology),是指将一个系统拆分为多个独立节点,通过网络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技术体系。

核心目标包括:
性能提升(并行处理、多节点负载分摊);
高可用性(节点故障时系统仍可运行);
可扩展性(灵活增加节点应对业务增长);
容错性(自动恢复与异常处理)。
简单理解:一台机器干不动的事,让一群机器一起干。
分布式计算
将大型计算任务分解成小块,分配给多台计算机(节点)并行处理,并将最终结果汇总。

解决的问题:
单机性能瓶颈: 解决单台机器计算能力不足的问题。
高吞吐量: 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分析、处理和实时计算。
核心技术点:
并行化: 任务拆分和节点间的协同调度。
容错机制: 确保某个节点计算失败时,任务可以自动转移到其他节点。
代表技术:
离线计算:
实时/内存计算: 、
容器编排: (用于调度微服务计算资源)。
分布式存储
将海量数据分散存储在多台独立的服务器上,对外提供统一的存储服务接口。
典型的实现,包括: 、

解决的问题:
存储容量限制: 突破单台服务器的硬盘容量限制。
高并发读写: 提升数据的读写吞吐量和并发能力。
数据可靠性: 通过多副本备份机制,防止单点故障导致数据丢失。
分布式通信
分布式通信,是分布式系统各节点之间信息传递、和交互的基础。

解决分布式架构中,不同服务或节点之间如何进行高效、可靠、安全的网络交互。。
同步通信:(远程过程调用)。
如 、,实现高性能的直接调用。
异步通信:(消息队列)。
如 、,用于削峰填谷和系统解耦。
分布式事务
分布式事务在多个独立节点参与的情况下,保证一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执行,要么全部回滚,确保数据一致性。

常见实现方式包括:
两阶段提交(2PC)/ 三阶段提交(3PC): 强一致性模型,但性能较低。
(Try-Confirm-Cancel): 业务层面的补偿机制,解决强一致性问题,但代码侵入性高。
模式: 适用于长事务,通过一系列本地事务和补偿事务来实现最终一致性。
代表技术: 等分布式事务框架。
陈睿mikechen
10年+大厂架构经验,资深技术专家,就职于阿里巴巴、淘宝、百度等一线互联网大厂。
关注作者「mikechen」公众号,获取更多技术干货!
后台回复【架构】,即可获取《阿里架构师进阶专题全部合集》,后台回复【面试】即可获取《史上最全阿里Java面试题总结》